你家娃每天睡几个小时?
来源:凤凰新闻在线 浏览量:1870
分享到微信:
二维码

       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。全国爱卫办3月18日发布《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》,提出中小学生每天需要睡眠8至10小时。

  但调查发现,一些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;有的孩子睡得晚、起得早,白天全靠咖啡撑。怎么才能让孩子睡个好觉?

  晚上11点睡,早上6点多起

  “每天差不多能睡7小时。”贵州黔南州某中学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说,孩子每晚9点半左右到家,10点50分左右入睡,第二天6点就要起床。

  西安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家长李安(化名)也反映,儿子每晚11点多睡,早上6点50分起床,中午一般不午休,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。

  吉林长春一名学生家长楚琳(化名)说,身边的初中生基本都在晚上11点睡觉,早上6点半就得起床,只有少数人能保证每天睡眠9小时。

  据调查显示:77.19%的受访小学生家长反映,孩子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;72.34%的受访初中生家长称,孩子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;62.5%的受访高中生家长表示,孩子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。

  《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》研究发现,学生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.74小时。《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》显示,初中生的实际睡眠时间平均为7.48小时,小学生为7.65小时。

  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冯霞介绍,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中小学生记忆力、注意力、反应和思考能力等认知功能受影响,学习效率降低,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增大。

  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晓寒说,中小学生长期缺觉还会导致发育迟缓、免疫力下降,增加肥胖和代谢性疾病、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
  睡眠时间去哪儿了

  为何部分中小学生难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?

  调查结果显示,49.37%的受访家长认为,作业多是孩子睡眠时长不够的主要原因。

  教育部要求,中小学校要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,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。

  然而,一些学校五花八门的作业加重孩子负担。李安说,最近小孩中午都要喝咖啡赶作业,“作文、背诵、试卷改错、预习、总结、思维导图,各类作业加在一起,怎么都要11点后才能睡觉”。

  楚琳说,孩子平时有不少需要打卡的作业,以及让家长自行带孩子复习等隐形作业,每晚要花二三十分钟才能完成。

  “校内学走路,校外学跑步”,一些学生因教考不匹配而选择在校外补课。上述问卷结果显示,24.89%的受访学生家长表示,课外培训作业多是孩子睡眠不足的原因之一。  

  因为担心没有一技之长、难以脱颖而出,一些家长给孩子报了不少兴趣特长班。北京小学生笑笑(化名)每晚7点后才能练琴,通常要练一个半小时,还有其他兴趣班的内容要复习,每天都觉得睡觉时间不够用。

 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衍认为,除学习压力外,夜间照明时间增长、噪音增多等环境变化,也会影响睡眠。

  此外,40.25%的受访家长反映,沉迷手机导致孩子睡眠不足。贵阳市民闻女士说,儿子5岁开始接触电子产品,如今已是“资深用户”。“我不督促的话,他就能一直玩,把睡觉的时间都耽误了。”

  让孩子睡得好,我们还能做什么

  近年来,教育部从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、防止学业过重、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等多方施策,推动学校、家庭及有关方面共同努力,确保中小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。

  2024年底以来,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和武平县教育局先后出台规定,小学生如晚上9点半仍未完成家庭作业,可停止做作业及时就寝,第二天交作业时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。

  目前深圳市已有20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午休“躺睡”,覆盖学生近30万人。浙江、江西和贵州等多地中小学也有类似举措。

2.jpg

  不少受访家长提出,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和作业质量。“尽量少布置简单重复的作业。”山东一学生家长说。

  张衍等人建议,要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,进一步有效落实“双减”政策。要促进本地和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,缓解家长因担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产生的教育焦虑。

  在冯霞看来,午睡是对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有效补充,建议各地因地制宜,通过购置“可躺式”课桌椅等方式,保障中小学生享受“舒心午睡”。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学生睡眠质量纳入学校考核指标,严禁教师占用午休时间考试补课。

  黄晓寒建议,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。“要按时关闭电子设备、调暗灯光,避免睡前过度兴奋。”她说,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少熬夜。有调查显示,家长熬夜刷手机的家庭,孩子晚睡概率增加2.7倍。

  此外,要严格管控中小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。相关部门与网络平台等需进一步完善科技手段,帮助家长有效管理屏幕时间,助力孩子健康成长。


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400-1689-737

在茶汤表面画熊猫?外国青年体验中国传统“茶百戏” 英烈纵无名,山河永不忘! 唯一不含草酸的“野菜”,铁是菠菜的几倍,现在正当季,别不懂吃 河南嵩县:春色满湖城 黄河壶口瀑布变“清”了 “清流飞瀑”美景如画
低空旅游迎政策利好 “City Fly”有望接棒“City Walk 中西医监测智能手表为人民健康送福利 奋进、美丽、温暖,在正能量里“邂逅”中国模样 钟南山呼吁:不要为节约吃剩饭剩菜 父母的眼界和观念对孩子起决定性的作用
贵州百里杜鹃“祭花神” 非遗魅力引游客 “土特产”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“演艺+文旅”让红色文化“活”起来 给予孩子自由成长,才是父母该做的事情! 清明前后抓紧吃这菜!鲜过韭菜,错过等一年
千年侗寨杰作!不用一钉的鼓楼如何成为“活建筑史书” “美美与共”艺术展在巴基斯坦举行 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21年累计回收超1800吨 江苏长江(湿地)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工作推进会召开 从“扶智”到“铸魂”——援青教师扎根雪域高原
雷军被夸逆生长自曝减肥初衷:英语不好已让母校蒙羞 不能形象欠佳 小小羊肚菌撑起乡村振兴“致富伞” 千亩菠菜迎丰收 产业振兴正当时 托管服务助春耕 乐享春光
吉州窑:传承千年制瓷技艺 福建泉州:古桥红树共潮生 易过敏人群如何过好春天? 宋才发教授在“第七至八期中国杰出人才样本研究授牌仪式暨第77期全国廉政法治建设研修班开班仪式”上的点评发言 中国杰出人才样本研究颁证仪式暨第77期全国廉政法治研修班在京举行
从支教老师到社区“当家人”新疆何以成故乡 城乡融合,双向奔赴天地宽 海南三亚:“太空种子”迎来收获季 你家娃每天睡几个小时? 文化中国行丨妙手神针绣江湖